姓名: 刺青 英文名:- 性别:- 国籍:- 出生地:- 语言:- 生日:- 星座:- 身高:- 体重:-
荣誉记录:《刺青》入选第57届柏林电影节的电影大观全景(Panorama)单元;并击败32部同志电影,获得最佳同志电影泰迪熊奖(Best Feature Film of the Teddy Awards )。<br/><br/> 剧情简介:<br/><br/> 小绿(杨丞琳饰)是个网络视讯女郎,作风大胆前卫。她在一间刺青店里认识了小竹(梁洛施饰),她所开的刺青店是为了纪念她的父亲。小竹的弟弟因为目睹自己父亲于地震中死去,身心受到了极大的创伤,小竹深明是自己当年为了与情人见面而丢下了弟弟,以至悲剧的发生。因此面对小绿的强烈爱情的暗示,就算她也同样爱上了小绿,她也无法抛开自己深深的罪恶感,面对感情。手臂上的刺情成了她永远的伤。小绿对小竹的爱恋原来早就在她小时候开始,失去真挚亲情的她,早早对小竹倾注了所有的感情。 <br/>竹子的决定该如何呢?亲情与爱情的较量,该如何才能做到两全其美呢?<br/> 演员表:<br/>主演:梁洛施/杨丞琳/沈建宏/是元介/陈意涵<br/> 职员表:<br/>导演:周美玲<br/>编剧: 陈芯宜 /周美玲<br/> 影评一:<br/>一直等到现在才看这部影片就是为了等一个好一些版本的DVD,看了演职员访谈和其他一些花絮,希望能够更加深入地洞悉这部影片。台湾电影有着其淡定的本质,无论是以候孝贤、杨德昌为代表的那一代还是诸如蓝色大门、刺青这样的台湾新电影,总是淡淡透露出一股人文气息。<br/><br/>在没看本片之前,首先被吸引的是刺青这一题材。我自己身上就有刺青。我也常会问自己为什么要去刺,别人又是为什么去刺。真的每一个刺青之后都有一个故事吗?导演周美玲告诉我们是的。只是作为一名台湾女性导演,其本意绝非仅仅表现刺青文化。导演自己说过,刺青是当代年轻人流行的一种所谓次文化(Sub-culture),这种年轻人的流行并不就代表浅薄和被鄙夷,一样是值得去深入探究的。在我看来,影片还不仅仅停留在探讨所谓的次文化上,其主旨可以涉及任一年龄任一阶层的人,就是如何对待蹉跎曲折的生活,如何去对待自己。至于刺青,只是一种线索,串联起剧中人物。而很多人关心的女同戏份,其实不过是个躯壳和载体。导演本身和本片的摄影就为女同性恋关系,也因此创作了剧中人物这样一种关系。<br/>小绿:很多人眼中颓废无知的少女,涉世未深便已堕入了黑洞。不过其实质依然是个单纯但又寂寞的小女孩。她的身上有着很多现代年轻人的影子。因为家庭社会的原因,活在孤独的世界里,自己独自品尝着寂寞。可是寂寞岂是如此享受的,它会慢慢折磨一个人的灵魂。所以需要一种方式去发泄解放。小绿选择了情色网络视频的方式,随意地将自己的美展现给别人。但她的内心仍然坚守着自己的道德底线,仅仅是网络,不越雷池半步。其实又有多少人与小绿何曾相似,选择各种方式麻痹自己。在别人眼里永远看不明,只有自己最明白。至于那道底线也只有自己最清楚。<br/>周国平曾在自己的书中写过:越是能够忍受寂寞的人,才越能够去爱。这话有一定道理。尝过苦方知甜的滋味,能够享受寂寞才会真心去珍惜关爱。小绿选择记住所有的事,这是她的生活方式。享受自己的人生,铭记每一段经历,追求每一个梦想。即使生活曾经让她迷茫痛苦,但最终她的坚持为她赢得新的生活。<br/>如果没有那份纯真,就不可能打动那位警察,获得继续生活的机会。如果没有坚持便也不会改变竹子,带来的感情的重生。<br/>无论你在做什么,这个世界这个社会这个环境需要你去做什么,带着一颗纯真的心,坚持追寻自己的梦,这才是生活。<br/><br/>竹子:为了生活,选择忘却但只带来伤痛的人。因为一次意外的地震,父亲失去了生命,弟弟失去了记忆,她从此活在自责之中,再没有属于自己的人生。臂上的刺青并非自己本意,是为了纪念父亲,为了安慰弟弟,其实更是安抚自己,减轻那份自责的痛苦。她再不敢去面对和拥抱自己的感情,只怕会再次发生伤心的悲剧。小绿的出现让她重拾回忆开始了挣扎,小绿对生活和感情的坚持渐渐把她融化,弟弟的再次意外让她终于明了,手臂上的彼岸花并非护身符,守着弟弟只是让他活在过去,两个人的生活止步不前。该发生的必将发生,只是发生后选择怎样去面对。影片结尾,竹子一身白艺打开刺青店的门,阳光洒在身上。她决定完成小绿的爱情印记,也决定勇敢面对自己的感情和生活。<br/>多少人在选择忘记,以各种方式封闭自己打法时间。虽然能够忘掉一时,但记忆仿佛是弥漫在空气中灵魂,无处不在,逃无可逃。一首歌,一片景便可以勾起曾经的一切。越想忘记便越未无法忘怀而痛苦。好像失眠,越急着入睡却偏偏越无法入眠。其实记忆就是生活,生活就是经历,经历就是财富。怀着一颗感激的心去对待生命回望生活,哪怕曾经伤痛过,曾经悔恨过。曾经迷失过,但这些都已过去,正是那些可怕的噩梦成为了自己宝贵的经历财富,让我们如此渴望去创造一个更美好的明天。只要还有渴望,日子总不难打发。<br/>阿青:一个真正忘却的人。虽然他并非自主选择这样的生活。只是导演设置这样一个角色,展现了一个真正忘记过去的人是怎样。想忘记吗?忘记真的是解药吗?阿青总是头疼欲裂,什么事情在纠缠着他,可他不知道也无法明白。忘记的事不代表没有发生过,它仍然萦绕在你身边影响着所能影响的一切。没有过去的人也就没有未来。阿青折磨着自己和姐姐,两人无法向前迈出一步。忘却不代表驱散了痛苦,而是带给更多人更多的烦恼。一个始终选择忘记的人意味着不尊重生活中的一切,无法接受失败与挫折,必将犯下更多的错误,带给别人更多的伤害。<br/>影片最后,为了记忆中的彼岸花,阿青再次摔伤昏迷,可这次他渐渐张开双眼,也许是真正的醒来。过去才是未来的药方。<br/>小东:另一种逃避。影片曾有这样一句话:不睡觉的人会分不清现实与梦境。其实真正分不清的人是一味在逃避的人,身心俱疲,却永远逃不脱。影片没有过多交待阿东的背景。不过不难看出他是个很自卑的人,一无所成但又不愿意被别人看扁。于是刺青成为了他完全的精神依托。刺青让他看起来更强壮有力,可实际上阿东依旧是阿东,只是他自己的精神已麻痹不再这么认为。最后惨痛的代价是被人砍掉了手。<br/>欺骗自己的人欺骗不了世界,反而世界会用更加痛苦的方式让你明白什么是现实。<br/>我自己身上也有几处刺青。每一处刺青之后真的有故事吗?故事谈不上,那只是一种心情,一种精神寄托。纹在身上,刻在心里。痛在皮肤,心也许就不会那么痛,真的吗?不过一时而已。那些曾经的故事,那些曾经的心情,不会因为刺在身上便消失无踪,也不会因为如此就更加刻骨铭心。望着镜子里的自己,每一个图案仿佛都在低诉曾经的我,同时也在高唱今后的我。每个人都有软弱的权利,也都有逃避的时候,当灵魂脆弱时给它一个依靠,当生活无奈时给自己一个发泄。依靠和发泄之后,你拥有再次追求和坚持的力量,只是你会选择吗?<br/> 影评二:最近看了《刺青》,觉得是部不错的片子。视讯少女小绿九岁半的爱情记忆被刺青店的彼岸花图腾唤醒。那个逆光的夏日午后,从远处走进的帅气身影,坐在脚踏车后座环抱着她细柔的腰,隐隐扑鼻的香气,以及手臂上那朵叫人睁不开眼的金色花蕊……这属于小绿青涩的美好回忆,似乎已经遥不可及,身为“视讯情人”的她,每晚在计算机前对着摄像头召唤着同样寂寞的人来购买她的“独占”点数,用来填满她爱情想象的现实。她怀揣着自己空虚的心灵,猜想着她的匿名爱人。 <br/><br/>电影里,竹子的师父说:“做为刺青师,你必须了解每个刺青背后的秘密,却又不能说破它……”。刺青师竹子以刺青的痛楚,让自己受创的心不那么痛;而少女小绿,藉由虚拟网络里的幻象与捏造,活在自己创造的世界里;而其它人,则希望通过刺青来获得力量和勇气,也有人在刺青的图像中遗忘。 <br/>小绿因为父母的遗弃,对世界充满不信任,而儿时的邻居少女竹子给予她最大的安慰,每次,小绿都戴着绿色假发坐在路口的大石头上等待她的出现,而竹子会载小小的她回家,给她买巧克力吃。那是小绿那段黑暗而孤独的童年里唯一的光亮,透过这光亮,她才触摸到快乐。而在她在刺青店遇到初恋后,她便充满期待,每夜每夜栖伏在网上,等待她的爱人出现。而竹子因为地震失去了父亲,她的弟弟阿青因此得了解离症,唯一记得的只是父亲手臂上金色彼岸花的刺青。竹子为了唤起弟弟的记忆,做了刺青师,并拥有了同样的刺青。她背负着这样的责任,夜夜给弟弟讲故事,而一切于事无补。 <br/>阿东的出现,彻底颠覆了刺青给人的幻想,阿东这个小痞子,生性懦弱,他急切的要用刺青这种方式来获取勇气和信心。后来,刺青终归没有拯救他,他被人砍了双手。 <br/>有个结巴的小警察,是电影中出现的天使。他从小绿的浓妆和轻佻中看出了她的寂寞和纯真。他真心喜欢小绿,并且希望她好,到收线抓人的那天,他还努力的警告小绿赶快离开。 <br/><br/>故事的最后,有了光明的尾巴。阿青恢复了记忆,而竹子也能坦然面对自己对小绿的感情。连开在地狱的彼岸花,也晒在了阳光下。 <br/>作为普通观者的我体会的到导演的良苦用心,但看了这部电影后,我一直不开心,我只是感觉他们幸福的不真实。不是所有的善良得得到回报,而一切感情的付出,也未必都是有结果的了。<br/> 影片花絮:<br/>•导演周美玲为拍《刺青》负债200万元台币。<br/>•杨丞琳的经纪公司对她初登银幕就出演女同志颇有微辞,在杨丞琳的坚持下方同意她出演该片。<br/>•杨丞琳演视讯女郎小绿,必须在电脑的摄影镜头前透过网路表演给顾客看。她特别为此先假冒顾客身份到视讯网站做功课,见习真正的视讯女郎如何演出,了解到女郎们都得在“免费点阅”的短暂时间里极尽挑逗之能事,好吸引顾客花钱进来看更多的。<br/><br/>•杨丞琳与梁洛施尝试只有“重点贴满胶布”的货真价实的床戏。导演周美玲与摄影师Hoho,其实就是现实生活中的女同志伴侣,当然更是杨丞琳与梁洛施演床戏时私底下的“技术指导”。不过现场拍床戏时,这对于公于私都是最佳搭档的导演和摄影师,还是难免成为被大家“损”的对象;副导就故意假装对演员演出不满意,语气严肃地说:“这样不行喔,美玲跟Hoho,你们两个该下来示范一下了。”此时周美玲只会拿剧本遮着脸害羞地笑,Hoho则酷酷地装耳聋。<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