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017-2 时代的王旦-罗振宇-《文明之旅》-文本歌词

公元1017-2 时代的王旦-罗振宇-《文明之旅》-文本歌词

银河游戏
发行日期:

本字幕由TME AI技术生成 好 这一期我们来聊宰相王旦 王旦是大名府莘县人 就是今天的山东聊城人 宋太宗太平兴国五年的进士 哦 这一年的进士了不得啊 我们在聊公元一零一五年说寇准的时候就说过这一科的进士 他居然出了四个宰相 李哈我们说过 向明州我们说过 寇准我们说过 还有这位王旦 但是王旦在这四个人当中 发展的不是最好的 他是最后一个当宰相的 哎 但是人家干的时间长啊 一口气连续干了十二年 你算账啊 比其他三个进士童年当宰相当的时间都长 你再一算账 他比真宗一朝前面七任宰相加起来的时间干的都要长 你再一细算账 那就不得了了 这位王旦其实破了一项记录 他是整个北宋一百六十七年历史上 不间断做宰相时间最长的人 没有之一啊 当然 你得注意到我这个定语啊 叫不间断做宰相 如果干几年歇几年 哎 那可能宋代初年的那个赵普时间要更长一点啊 但是人家王旦牛啊 就是不间断的干呀 啊 对 从中国古代有了这么个宰相制度开始算起 这样的成绩都是非常少见的 哎 你看 奇怪吧 一个有着这么出色的当官成绩的人 居然在历史上没有什么名气 很少有人知道这个王旦宰相 哎 你看是不是也挺奇怪的 那王旦这辈子的官场成就啊 我们可以分三步来看 第一步呢 其实跟他自己关系不大啊 就是一个时代红利 是时代给了他特殊的机遇 我们前面说过 王旦是宋太宗太平兴国五年的进士 这一科进士总共录取了多少人呢 一百一十九个人哎 甲科进士是二十三个人 乙科进士是九十六个人 这是两个档次啊 王旦呢 哎 不好意思 第二个档次是乙科进士 什么概念 你算算嘛 就是他的成绩至少是二十三名以后 甲科是二十三名嘛 他是乙科 那这个名次如果放在隋唐五代甚至是宋太祖时期啊 那是考不上进士的 因为当年录取人数很少 一届考生一般也就十来个进士 他这二十三名开外 没戏的 你看 这说明什么 说明王旦踩中了风口啊 撞上了大运呐 他赶上了宋太宗搞崇文义武的时代红利量 这个背景呢 你可以去参考我们一零一五年讲寇准那期节目啊 那期节目交代的比较详细 那总之吧 就是因为当时宋太宗要搞科举扩招 这个名额多起来了 王旦才中了进士 才当了官 当然 我顺便说一句啊 这考场和战场啊 看起来是国家大政的两个领域啊 看起来是两回事 但是如果你真的站在历史现场 你会发现 考场啊 这舞文弄墨的 和战场这舞刀弄枪的啊 这两个领域其实息息相关 嗯 我举个例子啊 就在王旦考试的前一课 九百七十八年 太平兴国三年 这一科的考试 皇帝主持的殿试 那议论文的题目叫啥啊 我给你念念啊 叫登讲舞台观席战论 你都不用知道是哪几个字 你只要一听这题目里有一个舞 还有一个战啊 大概的方向咱心里就清楚了 咱都不用仔细审题 乍一听就知道这篇文章该往什么方向写 对吧 肯定是啊 主张国家要整军精武 怎么才能战场得胜啊 顺便夸一下皇帝 那真的是英明神武 运筹帷幄呀 这篇文章大意思就有了呀 对了 因为第二年宋太宗要北伐嘛 出兵打仗之前在考场上出这么一道题目 那你当然得顺着皇上的意思答呀 你考中的概率当然就高啊 所以这个时候书生也得主张 嗯 国家得有武力对吧 这是这个时候的风气 但问题是第二年风气就变了呀 这场战争败的非常惨啊 这场战争的前半段还行 成功的灭了北汉啊 基本上算是汉帝统一了吧 但是后来宋太宗想捎带手拿回幽云十六州 惨败呀 宋太宗本人是腿部中箭没法骑马 好不容易从老百姓那倒了一头驴啊 驾着一辆驴车这才蹭皇逃回了开封 非常惨的一仗 那你想 转过年去 就是王旦这一科的科曲 太平兴国五年进士对吧 那电视的议论文题目叫什么呢 你再听 这题目啊 叫文武孰为先啊 就问你们这些人 说国家应该先讲求文治呢还是先讲求武功呢 来 给我在卷子上写 那你要是那一年的考生 你要是稍微有一丢丢的那个政治敏感 你应该怎么答呀 你会再写什么啊 国家要整军精武吗 什么 皇帝英明神武吗 那你不是大皇帝的脸吗 不能这么写啊 你得顺着皇上的意思说对吧 就是 武力这种事儿不重要 不重要 治理国家关键要讲求文治 那肯定是这个思路对吧 好 理解了这个微妙的转变 你也就知道了 为什么像王旦这样的书生 哎 他的时代来了 对 这是王旦上升之路的第一个阶段 听出来了啊 纯粹是时代给机会 但问题是 这天下书生多啦 中进士的也多了 王旦这一科一百一十九个进士嘛 那为什么最后当到宰相的只有四个人呢 对吧 这还是得解释啊 王旦能这么蹭蹭蹭往上走 当到宰相 这就要说到他的第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