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4古人如何洗澡?-文本歌词

094古人如何洗澡?-文本歌词

读客熊猫君
发行日期:

本字幕由TME AI技术生成 第九十四集 洗澡啊 是一件很惬意的事情啊 尤其是在寒冬暑九之日 去澡堂子大池子里边一泡啊 搓澡师傅一搓 往躺椅上一靠 哎 再来点水果茶饮 这惬意的生活也不过如此 古人呢 也喜欢洗澡 汉朝的公务员甚至有专门的洗澡假期 五天一休 称为是休墓 那么古人是如何洗澡的呢 甲骨文当中的这个浴字啊 洗浴的浴字儿 他是一个人站在大盆里的一个形象 身上还有水滴 所以我们可以看出 古人最初都是自己一个人在家洗澡的啊 用一个大盆就够了 条件好的人家 会有专门的浴室 洗澡的时候还有奴婢伺候着 迄今为止 我们能看到的最早的家庭浴室是扬州西汉广陵王刘胥陵寝中的浴室 浴室内有双耳铜壶 铜浴盆 擦背用的浮石 木屐 铜灯 圆漆浴凳等这些全套的洗浴设备 其中的双耳铜壶应该是奴婢为其主人进行人工淋浴的时候使用的 史上最著名的私人浴池莫过于是唐代的华清池了 这个浴池啊 被白居易写进了长恨歌里 因而古今皆知 除了皇家浴池 唐朝还出现了民间公共浴室 古人最初是不习惯共浴的 时至今日啊 有些南方的朋友依然不习惯共浴 到了宋朝的时候 由于市民阶层的崛起 城市里的公共浴室如雨后春笋般兴起 元明清三朝 公共浴事持续繁荣发展 马可波罗记载 元朝世人每日早起 非浴后不进食啊 得先洗澡 然后再吃饭 这已经成为日常了 古人洗澡的时候啊 会在洗澡水中加入中草药物以治疗疾病 把这个称之为是香汤 在古汉语当中 汤这个字啊 是热水的意思 洗澡水也是称之为汤 在咱们今天日本的浴池的门口呢 还会写上一个汤字作为招牌 这就是源于中国古代的洗浴文化 以前看过一则相关的笑话 说某人去日本旅行 他建了一个店铺 门口挂了一个写有汤字的门帘儿 哎 这个人呢 就以为这是瓦罐微汤之类的饭店 就进去喝汤了 店家就发给他一水盆儿 他心里都寻思 好家伙 这日本人可真实在啊 喝汤都得用盆啊 那么古代洗浴业最为发达的城市是哪儿呢 当属扬州 形成了风靡大江南北的扬州洗浴文化 在古代的时候 扬州市地处大运河与长江的交汇处 这是全国性的交通枢纽 也是最重要的商业都市和物流集散地 其商业地位和繁华程度堪比咱们今天的上海 古代的扬州汇聚了全国各地的商人 休闲娱乐产业因此旺盛 商旅到了扬州 都想修整一下 而洗澡又是消除旅途劳累的最佳方式 这就造就了扬州洗浴业的繁荣 扬州有句老话 叫早上皮包水 晚上水剥皮 皮包水啊 就是在茶馆喝茶的意思 水剥皮呢 则是指去澡堂里洗浴 足见这个洗浴文化在扬州的繁盛嘛 古代扬州的公共浴室呢 称为叫混堂 门口都会挂上一把水壶 表示正在营业 古代浴池门口挂上水壶 就像是酒楼门口挂望子一样 就相当于是行业标志 那么为什么要挂水壶呢 这可能是因为啊 古代没有自动淋浴哎 水壶就是洗澡的时候人工淋浴的辅助工具 这是澡堂的必备用品 因此就成了行业标志了 洗澡是很消耗体力的 为了避免洗晕 客人到了浴池呢 得先喝点热汤 出汗了之后再小憩一会儿 养足了精神之后方可下池泡澡 咱们现在的浴池是禁止皮肤病患者 性病患者和酗酒者入内的 年纪大的人呢 也会被要求要有家人陪同 古代浴池也有这样的行业要求 咱们今天的搓澡 在古代那叫做开背 宋代的苏轼就是一个开背狂人 他甚至为搓澡师傅还填了一首搓澡词 名字叫如梦令 水垢何曾相受 这个词是这样写的 水垢何曾相受 细看两句 无有近与开背人 近日劳君徽州 轻手轻手 居士本来无垢 苏轼借着寄予搓澡师傅轻搓一事 寓意自己秉性高洁 叫居士本来无垢 言下之意呢 就是自己的遭遇啊 都是因为小人极度陷害的 连搓澡的时候都在风雅的批评时政 可以说宋代文人真是时刻都以天下为己任啊 咱们今天的人去好一点的公共浴池 如果找这个搓澡师傅服务的话 人均消费呢 可能得上百元 那么古代的浴池洗澡贵吗 学者程明生先生啊 在宋代物价研究一书当中 有向玉堂墓玉八人料钱八十文啊以百文墓玉的记载 宋朝一文钱的购买力大约合咱们今天的零点七元 八个人的料钱八十文这个价格应该就是指门票了 相当于是每个人七元 如果要一百文沐浴 那就一定要找搓澡师傅开背了 古代浴室的服务项目还有很多 比如梳头 刮面 修脚 推拿 按摩 供茶室等啊 全套下来 估计也得个几百甚至上千元了